中国水运网:“连环计”稳住了“沙坑”

发布时间:2021-12-08

  如皋旷野,东北方向,高速列车疾驰在盐通线上,火车奔跑在宁启线上。客与货的流通,为如皋这座城市带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希望。就在两条铁路线200米开外的地方,中交三航局承建的紫光路北延新建道路,正如火如荼推进。建成后,将成为沟通新老城区,贯通南北方向交通,构建城郊居民半小时生活圈的“新动脉”。

  南依长江、东濒黄海,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的江苏南通如皋市,平原广阔,水资源丰富,还有广布的砂性土壤,得天独厚的水土不仅适宜农作物生长,也养育了一方人,让如皋有了“世界六大长寿之乡之一”的美誉。但,就是如此优渥的“水土”却着实愁坏了项目建设团队。

  原来,根据施工要求,项目部需要先在全长2.1公里的线路上挖5米深的基坑,用以完成雨水、污水、通信、电力等地下管道的铺设。可是,地质勘测报告显示,施工范围内的土壤多为砂性土,土质软弱,而且地下水蕴藏丰富,地表下挖2米就开始渗水,越下挖渗水量也越大,速度也快。

  “在这种条件下开挖基坑,无异于在水下的沙滩挖坑,极易涌水涌沙,造成坍塌”,项目总工黄存东皱着眉头说道。如何治服地下水,稳住“沙坑”,是团队施工面临的第一大考验。

  为了确保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最轻松便捷的办法就是布设降水系统进行降水,降低基坑地下水位。但问题是,紫光路距离盐通高铁和宁启铁路不到200米,一旦“降水”,大概率会造成“误伤”,出现路基沉降甚至坍塌,大大影响铁路安全,这种做法不可取。

  “既然‘排’行不通,我们就‘堵’。”项目内部对策分析会上,黄存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办法避免涌水涌沙。”得到了项目团队的一致同意。

  随即,黄存东邀请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代表组成专家组,成立治涌水防涌沙处置小组,到现场实地考察,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了“两步走”的应对方案,以达到堵的目的,并稳住“沙坑”。

  第一步“变”,就是进行设计变更,降低基坑开挖深度。黄存东和技术员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基坑壁进行水压测试,发现开挖深度在3米左右,既能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出现涌水涌砂导致坍塌的概率也小。

  第二步“固”,便是加固坑壁,杜绝渗漏。开始,有人建议在坑壁周围插打钢板桩防止渗漏,但测算发现,全线2.1公里即便是分段开挖,成本也相当惊人。项目团队在查阅经典案例后,决定改用及时向坑壁抹混凝土浆的方式,成本小,效果也不赖。

  “两步走”的实施,基坑开挖有了保障。可是,一次远超预计的涌水事件给项目团队敲响了警钟。一天,现场作业人员指挥挖机将基坑开挖成型后,准备浇筑基坑混凝土垫层,抹混凝土浆,突然遇到大型涌水。项目团队紧急调用大功率的排水泵,同时不断人工用铁锹修复基坑,保证施工断面。

  这次“意外”,让项目团队意识到进一步丰富涌水治理措施的必要性。黄存东和团队紧急升级应对策略。一番商讨后,在“两步走”基础上,提出第三步“灌”,即是万一渗漏,及时回灌。团队每隔10米在基坑旁配一台抽水设备,同时在挖好的基坑附近挖取一定大小的沟槽。基坑一旦渗漏,施工队伍便迅速抽取,进行回灌,既保障基坑的稳定性,也能确保地下水位的平衡。

  此外,每每开挖,黄存东都直接冲到第一线带领作业人员实时观察基坑地下水位和周边地表情况,使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高效。得益于一变二固三灌的“连环计”,最终,项目团队攻克了“沙坑”难题,百日内完成全线基坑和管道施工。目前,道路正进行水稳层和路缘石施工,为沥青摊铺创造条件,预计于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城郊居民半小时生活圈将如愿以偿!


  来源: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