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碇板桩“赶考”记

发布时间:2020-11-02

  “经检测,采用静压桩机施工的712根锚碇板桩百分百达到设计标高,分毫不差,允许进行下一步工序。”监理单位的指令终于下达,三航局一号船坞接长改造工程项目总工王文峰和同事们异常兴奋。因为锚碇板桩的“赶考”路并不顺畅,足足将项目团队困了2个多月。

  一号船坞接长改造工程主要是将老船坞向陆域一侧接长140米,最先进行的便是接长段船坞东侧、西侧和北侧的锚碇板桩施工。“我们必须要控制好锚碇板桩施工质量,必须确保在被打入地下后,百分百满足设计标高。”质量部长李健夫介绍说,“这样才能与锚碇墙、钢拉杆、坞墙等组成有效的锚拉体系,为接长段坞墙提供拉力,防止坞墙向内侧位移,出现船坞渗水甚至倒塌的严重后果。”

  进场伊始,王文峰和团队凭借丰富的船坞施工经验,信心满满,以为施工会相对顺利。但没想到,锚碇板桩施工一开始就给项目团队来了个“下马威”。

  为使桩达到设计标高,确保施工质量,项目团队开始以12根桩为一组展开施工,采取先用柴油锤将12根锚碇板桩插入地面以下11.4米,再用柴油锤送桩,将12根锚碇板桩继续向地下送4米的方案。可刚开始不久,就出问题了。

  “桩难以达到设计标高,还出现桩头破损。”王文峰紧急组织业主、设计分析原因,一致认为是桩与桩之间、桩身与土体之间摩擦力的过大是导致插桩和送桩难以达到标高的诱因。

  根据大家的分析,王文峰从减小摩擦力的角度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增加桩间距,一次插桩送桩的数量由插12根送12根调整为插5根送5根,相邻桩采取凸口对凸口、凹口对凹口施工顺序……试图通过这些调整来减少摩擦力,以求能够将桩顺利送至设计标高。

  然而,问题仍没能解决。王文峰十分苦恼,团队无计可施,不得不暂停施工。“明天我们务必要拿出新方案。”面对施工进度和质量双重压力,王文峰给技术团队和自己下了“最后通牒”。

  “达不到标高,也就是柴油锤的锤击力无法突破摩擦力”,王文峰面对满桌子的图纸资料分析着,“而船坞底板PHC桩采用静压桩机施工却很顺利地达到设计标高”。这一反差的对比似乎给了王文峰灵感,“能否采用静压桩机将锚碇板桩送至标高?”

  第二天会议,大家纷纷建言献策。一番热烈讨论后,在送桩环节改柴油锤为静压桩机的思路被定了下来。但王文峰依然不放心,从前未有先例,一旦错了,再改又要耽搁工期,施工等不起。

  王文峰立即着手计算采用静压桩机送桩施工的可能性,现场施工所选的打桩柴油锤是通过雾化高温高压柴油燃爆后产生的瞬间冲击力将桩打入地下,更换冲击力更大的柴油锤持续锤击只会增加桩头破损的概率,而静压桩机是通过液压持续、稳定、缓慢地加压,则不会出现此类问题。另外,王文峰将单根桩的理论受力和实际受力与静压桩机的压载力进行对比,现场静压桩机的最大压载力在单根桩的实际受力范围内……王文峰根据计算结果对采用静压桩机送桩的工艺进行完善,形成方案,并将之汇报给专家团队。

  “船坞锚碇板桩施工从来没有使用静压桩机,可行吗?”面对工艺应用还是空白的事实,他们提出了怀疑。但王文峰并没有放弃。

  为顺利“嫁接”工艺,王文峰通过首件制施工对该工艺进行检验,以获取足够的“证据”。“完美!”首组5根锚碇板桩在柴油锤击插桩配合静压桩机送桩的“双剑合璧”下,全部达到设计标高,桩头也不再破损。

  但此时的王文峰没有被完美的结果冲昏了头,而是细心地总结,以形成详实的书面报告。最终,在足够且有说服力的证据面前,专家组同意该工艺用于锚碇板桩施工。应用后,不仅百分百达到设计标高,而且工效大幅提升,一天可以施工26到28根桩,效率是原先的2.5倍,前期因为锚碇板桩施工不达标而暂停施工造成延误的工期也被抢回来了。

  不过,王文峰和同事们的“赶考”路并没有因为锚碇板桩的终结而止步。最近,他们又组合钢板桩施工。(王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