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17年前建桥,17年后护桥——潮起东海,三航局职工海上斗风浪

发布时间:2022-08-23

WXWorkLocal_166121376142.jpg

  “百年大桥势如虹,东方港口融百川”。17年前,在风高浪急的外海,中交三航局职工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运用高效、科学的施工技术,仅用3年时间就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长桥——东海大桥,开创了中国外海超长桥梁建设的先河,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年后,由于水流经过桩基时产生“绕柱流”的长期影响,桥墩区域有冲刷现象,对大桥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安全隐患。当时参与大桥建设的三航局职工再出发,新船旧人携初心,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大桥下,从“建桥”到“护桥”,项目团队承担起205个桥墩下部群桩区海床冲刷防护任务,这对东海大桥安全度过第一个百年设计基准具有重要意义。

  东海大桥是连接洋山港与上海的唯一陆上通道,意义不言而喻。17年前还是三航局二公司一名施工员的毛娟龙正是大桥项目亲历者,亲身参与了东海大桥的建设。

  17年过去了,这次作为项目经理,毛娟龙带领团队回到东海,大桥的钢筋铁骨就是脊梁,斜拉主塔化作躯体,毛娟龙在项目部年度职工大会上激动地说,“这是我们的匠心之作,我们要守护好它!”

  “第一个感受就是熟悉,海域、洋流、风,还有东海大桥的桩,都是那么的熟悉。”此次东海大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黄超感慨地说,即使任务重、工期紧,一个个担子压在了肩头,黄超和300余名项目建设者职工依然对能够再临东海,为曾经亲手打下的基石添砖加瓦感到兴奋与自豪。 

  作为国内首个跨海大桥防护工程,在工艺工法方面没有任何前车之鉴。施工点离岸距离远、精准抛填难度大,由于水下沉桩均为群桩,直桩、斜桩彼此交错在一起,这让已成熟的直溜筒水下抛石工艺“失了灵”。

  “既然有成熟的声纳探测系统,能精准定位桩基位置,我们就将直改斜溜筒,调整角度将溜筒更精准的送到桩群内部。”毛娟龙在施工策划会上提出新思路,前所未见的新问题点燃了三航人的创新头脑,国内首创的斜溜筒抛填工艺就此诞生。

  工作经验丰富的黄超告诉记者,海上施工相比陆地的房建,更“吃设备”,好在今年一月,三航局自行研制的集砂石水泥料存放、混凝土搅拌、袋装混凝土打包、运输、抛填为一体的新型抛石溜筒搅拌船——“三航砼26(28)”顺利下水。这两艘“A”类船舶也让广大船员们兴奋不已,原来,“A”类已是行业内的顶级船舶,无论是船舶本身各方面的性能还是生活设施都算得上“顶格”。

  工作在局里最先进的船上,操作着自行研发出的一套精确、高效的系统,让项目职工们自豪之情更加澎湃。

  海上施工有种说法叫做“看天干活”,护桥工程备受潮水影响,基本上抓着合适的潮水才能开工。“每天高潮低潮的时间都不一样,原则上是相隔6小时34分,比如等到小潮汛的高、低平潮,大潮汛的低平潮,什么时候它出现了,而风浪条件又合适的话,我们就要进行防护施工。”黄超说道,风浪瞬息万变,潮汐即使能估算却也无法固定时间,于是凌晨三点、傍晚时分都有可能是项目的工作时间。

  今年的气候又格外炎热,中午时分甲板的温度能到五六十度,为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项目部采取了“做两头、歇中间”的时间战略,虽然工期很赶,但为了职工身体健康项目部仍坚定做出了选择,黄超表示,“如果适合工作的潮水出现在11点到15点,我们现场会作一个判断,基本会放弃这个潮水,不安排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烈日高挂,三航局工会与二公司工会两级工会皆对项目部及时送去了高温清凉,防暑降温成为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兼任项目部工会主席的黄超告诉记者,每天清晨施工船上的一口口大电饭锅就开始煮绿豆,熬出一锅绿豆汤放入冰箱,待到下午两三点,项目部的兄弟们便能喝上一口冰凉微甜的绿豆汤。

  接下来的日子里,防护项目部还将对抗台风、寒潮,如何应对这些大风大浪与日夜颠倒的候潮施工,项目部职工们时刻做好准备,2天一个桥墩单边的袋装碎石、3天一个桥墩的袋装混凝土,他们坚信“量变引起质变”。

  17年来,海水拍打桥墩,激起浪花朵朵,践行铮铮誓言。潮起东海,从“建桥”到“护桥”,是三航人的海上坚守。


  作者:姚俊臣